诗歌颂史,学堂风尚——“四叶草”暑期社会实践团枣庄实践故事

据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四叶草”社会实践团枣庄实践小组梅蕾、季舒雅报道:秉承“历史悠扬,沐浴阳光,诗歌铿锵,磅礴传唱”精神,7月21日上午,四叶草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员王文星、吴晓丽为滕州市东郭镇磨石山村的农村留守儿童们开展历史与诗歌教育。旨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充实农村留守儿童历史知识,加强留守儿童红色经典传承,引导留守儿童诗歌学习,掌握诗歌基本格式,从而诗歌为历史增添意境,在红色诗歌中学习党史。诗史交融,相辅相成。

课程开始前,实践团王文星通过整理史料,资料查询,收集历史故事,既为历史的讲解增加趣味性,同时加强了孩子们对于历史年代特征的理解与记忆。实践团吴晓丽通过收集红色诗歌,掌握诗歌构架等,增加诗歌理解的准确性。

课程开始后,首先由实践团成员王文星讲解历史,通过炎黄子孙这个话题引入历史的讲解,同时为孩子们讲解了炎帝和黄帝的故事,孩子们顿时对历史课程产生兴趣,边听边提问,王文星进行一一解答。后有对由秦到清代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板书的形式加强孩子们的记忆,同时引入各朝代的诗歌学习,使孩子们初步了解中国朝代更迭。接着,实践团吴晓丽开始讲解《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通过朗诵的方式使孩子们熟悉诗歌,又通过讲解诗歌背景使孩子们理解诗歌含义,紧接着又通过讲解七言律诗结构扩展开诗歌的学习。由诗歌引入诗歌背后的故事,使孩子们了解到隐藏在诗歌背后的历史。整个课堂诗史结合,辅助相互理解,从而达到历史品诗歌,红歌学党史的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初步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并通过诗歌的学习,掌握了中国近代史背景,初步学会感悟诗歌意境。历史与诗歌交叉教学,相互辅助理解记忆,增强孩子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了历史诗歌双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