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乡镇政府,了解乡村振兴新发展

   为了解山东省新泰市刘杜镇的乡村振兴发展现状,729日,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前往刘杜镇镇政府进行调研,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实践团并就本镇特色山楂产业、乡村文化建设以及其他民生问题向实践队员做了详细讲解。

参观红色记忆馆,感受浓厚红色文化

如果文化有颜色,中华文化一定是艳阳的颜色,它不凉薄、不冷漠,不漂浮、不虚无,它炽热敦厚,在历史的长河里肆意奔涌。如果历史有眼睛,那一定是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的红色基因与文化遗迹的相互交织构成了一群人在一个特殊年代中留下的独特文化印记——红色文化。实践团部分成员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刘杜镇红色记忆馆,记忆馆分党员书吧、志愿者驿站、照片展示、红色种子、红色传承等几大部分。记忆馆所展览的红色物品与图片内容丰富、清晰明了地讲述了新泰市刘杜镇红色故事。其中令实践队员印象深刻、感受颇深的是志愿者讲解的围山庄自卫反击战,“听着这些历史,领略着革命先驱的热血衷肠之余,作为当代青年对党和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油然而生。”实践队员感悟道。

从亲耳听讲解员讲述的新泰县委秘密联络点——新华医院、新泰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到亲手触摸遗留的会议桌上的纹路,队员们仿佛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岁月,同样在战争结束多年后的今天,请相信,每一个战士对国家对人民的贡献都会被铭记,铭记在每一个繁荣盛世下的我们心中,因为历史的灰尘不足以也难以遮掩革命先驱们的丰功伟绩,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将浸润着今后一代代青年的成长。

打造山楂小镇,“甜红子”走出致富路

刘杜镇是“甜红子”山楂的发源地,山楂具有促消化、降血脂等功效,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好处,药用价值较大。“甜红子”山楂酸甜可口,入药、直接食用皆可。因而,其价格也高于市面上普通品种山楂,原产地产出的优质“甜红子”山楂批发价可达6元每斤,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初期,“甜红子”山楂并未在刘杜镇普及,只有南流泉村和河西几个村子在种植,尝到“甜红子”带来的甜头后,经过苗、分地、技术学习等多个步骤与多方交流沟通,现“甜红子”山楂被广泛种植,已在刘杜镇逐渐成为潮流,成为帮助果农致富的新路子。

在“甜红子”山楂逐渐推广种植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部分村庄缺乏种植经验,推广速度较快,缺乏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北寨等村出现过山楂产量不高、品质较差等问题,镇政府工作人员举例说:“施什么样的肥料、怎么施肥”等问题刚开始有的村不懂,这一系列问题对于新山楂种植户来说都是急需解决的大问题,在问题出现后刘杜镇政府积极帮助村民,工作人员表示:“我们通过采取发放种植补贴、培养专门技术人员、定期组织果农到镇里交流学习、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力求帮助村民解决难题”。

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村民的奋发向上正推动着刘杜镇“甜红子”山楂产业的蓬勃发展,“下一步就是继续扩大规模形成产业,成立合作社,统一生产标椎,对山楂进行深加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争取走出一条山楂致富路”,工作人员满怀希望地向实践队员展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