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我院电气电子类基础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成功举办了一场以“数智赋能、循环优化课程群教学改革”为主题的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了南京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贵州理工学院、济南大学、西北民族学院、河南城建学院等多位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推动课程群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会议伊始,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高明亮介绍了当前电气电子领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强调了数智技术在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重要作用。随后,多位与会专家围绕数智赋能教学、课程群循环优化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山东理工大学电工电子教研室主任,山东省名师李震梅教授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深入分享了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教学效果的实践。她介绍了通过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让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电路设计和实验操作,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她还展示了如何利用智能算法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动态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实现个性化教学。
南京理工大学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建新教授则围绕“数字逻辑电路”课程,详细介绍了如何将数智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他展示了通过开发数字化教学软件,将抽象的逻辑电路概念以直观、互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他还分享了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省教学名师刘春晖教授就“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数智赋能建设进行了精彩汇报。她强调了数字化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分享了如何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竞赛式学习等数字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她还介绍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实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贵州理工学院贵州省教学名师陈秀燕教授就“电路原理”课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她提出通过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与互动。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课程资料、参与在线讨论和提交作业,从而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她还介绍了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评估,为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数据支持。
研讨会期间,还设置了互动环节,与会者就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此次研讨不仅为电气电子类基础课程群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也为虚拟教研室后续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我院也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数智时代下的教学新模式,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电气电子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