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教学联动机制,精准把脉教育教学现状,全面推进2026届毕业生相关工作,9月23日下午,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于13号教学楼301会议室召开“青电互联”教学联席会(总第18期)暨2026届毕业生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潇伟主持,各系室主任、教师代表及各年级辅导员参加会议。
王潇伟强调了教学联席会召开的重要意义。作为推动教风学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信息共享、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协同合力,精准破解教学与学生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难题。
会上,毕业班辅导员率先就2026届毕业生的学业进展与就业形势进行汇报。学业层面,部分学生面临课程重修压力与推免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尤其是顶尖高校对推免生的选拔标准显著提升,进一步加剧了学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就业领域则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矛盾:电气、电网等传统优势专业岗位供给充裕,但学生“有业不就”“缓就业、慢就业”现象较为突出;而自动化、电信等专业则面临优质岗位资源稀缺与签约率偏低的双重困境。针对上述问题,会议提出建议形成精细化就业管理台账,系统梳理学生就业需求与岗位供给的匹配情况;同时,探索发动推免生开展“一对一”学业帮扶计划,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并创新实施考研“片区导师结对”机制,依据导师毕业院校所在区域划分指导小组,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院校报考规划与复试技巧指导。
随后,大二、大三辅导员分别就学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2023级学生前三个学期挂科率呈现稳步下降态势,但学期后期学生学习动力有所衰减,考研动员工作虽已提前部署,但仍需警惕报考目标定位失准与院校扎堆报考等问题。2024级学生则集中反映了金工实习与理论课程衔接不畅、专业课教学重点把握不准、课堂纪律松散等具体问题。各系室主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营造良好学风氛围、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搭建师生常态化沟通机制、强化课堂过程性管理等系列举措,系统推进学风建设提质增效。
各系室主任对会前征集的学生意见进行了集中回应与说明,并就当前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就业考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
会议明确,针对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建议,要深入剖析、认真研究、及时反馈。要进一步加强各系室和辅导员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要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对教学和学生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青电互联”教学联席会已成功举办18期,成为学院强化协同育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学院将持续优化教学联动机制,凝聚全院之力,精准施策,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和学院高质量发展。(马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