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国内外对分布式发电日益重视,然而在分布式电源并网研究上一般只侧重一个方面,如风力发电并网、光伏并网等,不具备分布式电源并网所要求的系统并网、保护、调度等全面的核心技术。随着国家新能源政策的进一步推行,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需要从发电,并网,配电,保护,调度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建立分布式电源系统技术体系与标准体系,制定分布式电源系统规划与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标准,针对系统建设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山东理工大学在有源配电网监控、保护、智能电网的研究方面走在全国前沿,具有风力发电并网、光伏并网等方向的研究基础,具备进行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的必要条件。

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研究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1)电压调整问题。配电线路中接入DER ,将引起电压分布的变化。由于配电网调度人员难以掌握DER 的投入、退出时间以及发出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变化,使配电线路的电压调整控制十分困难。

2)继电保护问题。DER 的并网会改变配电网原来故障时短路电流水平并影响电压与短路电流的分布,对继电保护系统带来影响:

3) 对短路电流水平的影响。直接并网的发电机都会增加配电网的短路电流水平,因此提高了对配电网断路器遮断容量的要求。

4) 对配电网供电质量的影响。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输出的电能具有间歇性特点,会引起电压波动。通过逆变器并网的DER ,不可避免地会向电网注入谐波电流,导致电压波形出现畸变。

中心现心有核心成员18人,其中教授15人,博士15人,大部分成员长期从有源事配电网、电力系统故障检测、智能保护、分布式发电、及并网控制等方面的研究。

学术带头人徐丙垠教授是国家级人才,首届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十大杰出留学科技专家。